中国历史的祛魅: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发布时间:2017-12-02| 来源:guanggao168.com | 浏览量:
p.904:泉州繁荣于南宋时期。马可波罗将其称为Zayton(来自“宰桐”的阿拉伯语):刺桐。按阿拉伯语Zaytun意为“橄榄”。
p.1224:今天,“Tartar”(现在拼写为T tar)用来指大约1000万说突厥语的人,他们生活在塔吉克斯坦及周边国家:此处疑有误,塔吉克斯坦主要属波斯语分支,或是乌兹别克斯坦?
p.1224: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在12世纪建立的蒙古世界帝国:似当作“13世纪”。
p.1011:陈登原(1899-?)陈登原1975年去世,生于1900年1月29日,阴历计算正是旧年除夕前一天,此处可能是作者将光绪二十五年直接折算成阳历1899年所致的错误,参见p.239。
p.605:吉尔吉斯或鞑靼:此处作为中国的族称,应作“柯尔克孜”、“塔塔尔”。
p.1529:详刑(Judicious application of punishments):《古书图书集成》中编目应称“祥刑”。
p.1265:在十三痤城门同时出殡:痤=座。
p.1366:从1872年开始,史密斯和他的妻子在山东的潘家庄度过了30多年的时间:此处所提到的“史密斯”,即Arthur H. Smith,中文名“明恩溥”,他传教在鲁西北恩县的庞庄,非“潘家庄”,不过此处作者的叙述也有误,他虽是1872年来华,但最初在天津,到鲁西北传教始于1877年。
p.412:[晋愍帝]以打扫厕所的家奴身份离开人世:《资治通鉴》卷九〇原文是:“十二月,聪飨群臣于光极殿,使愍帝行酒洗爵,已而更衣,又使之执盖”,则只是当时宴会后的羞辱之举,也不是“打扫厕所”。
p.982:张缅《晋书钞》……张缅(490-531)《晋书抄》:书目中同一本书重出,应删去一处,且写法不一。
p.204:冯道做过五代五个朝廷的宰相:严格地说,冯道是历仕五朝(后唐、后晋、辽朝、后汉、后周),但其中拜相仅有三朝(后唐、后晋、后周)。
p.577:制度意义上的宗教:按应作“制度性宗教”(有自身经典、又组织完好的宗教),是与那些“发散性宗教”(民间宗教或“迷信”)相对而言的,见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p.1105:69篇《列传》之中的65篇包含了大约130位杰出个人:按,《史记》共69篇列传,除去刺客等10篇合传、6篇外国传外,这里应该是53篇个人传记或类传。
p.814:[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之说]这一联系最早是由宗懔提到的,这是在屈原去世500年后:应是800年。
p.952:要了解从梁至清所有已知的实录之名,见谢桂安(2007);p.953:谢桂安.2007:按,两处均误,p.951标出这位历史学者名为“谢贵安”,是。
p.611:曾德照:曾德昭。
p.1167:健驮逻语:通译“犍陀罗”。
p.700:[1880年代从印度出口到中国的鸦片]中国本身所生产的鸦片与此数量大致相当:但p.702却作“1880年,从印度等地进口的鸦片达到高峰,总数为10万箱。同年国产鸦片(土药)的产量,据估算,四倍于这个数。”
p.956:重泽俊郎(1906-):这位学者已于1990年去世。
p.519:除了玄奘与耶律楚材之外,所有的行记描写的都是国内的旅行:按,这至少还有法显《佛国记》、杜环《经行记》、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等诸多著作。
p.1197:有历史地理学家估计,南宋首都临安及其腹地在高峰时人口达到了250万(其中100万生活在城墙以内[赵刚 1994]):这位历史地理学家是赵冈。
p.932:唐代的“十三经”导致了宋代“十三经”的出现,此点殆无疑问:按唐代是“九经”或“十二经”,前文p.564也提到,宋真宗朝才扩展到“十二经”于官学,而首次提到“十三经”的是约1151成书的《郡斋读书志》。又参见p.976:“同样是在唐后期(836-840),儒家经典也从九部增加到十二部”。
p.1223:也先台吉[Esen Taishi]:也先的封号Taishi,其实本自汉语“太师”,台吉一般拼作Taiji,则源自汉语的“太子”,p.795上“也先台吉”字样应同改。
p.1129:[楼兰文书]其余大部分文书是用别的语言诸如土耳其语、藏语、梵语和佉卢文等写成的:土耳其语=突厥语。
p.580:周代被视为王国境域标志的四座山中,最神圣的太岳是位于山西的吴山:似应是霍山。
p.39:大历年间(766-799):下限应是779年。
p.1214:[西夏人]他们称自己的国家为“白色崇高的伟大国家”:白上国。
日本学者藤枝晃曾有一句名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却在日本。”虽然他事后多次澄清他只是转述自己1981年访问南开大学时东道主说的话,但还是刺激到了不少中国人。这其中自然也回荡着陈寅恪那句“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的遗响,因为作为中国文化之圣杯的历史,我们向来都假定应由中国人自己来看守。何况,长久以来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主义情绪都使我们习惯于一种顽强的信念:如果你不是中国人,那你是不会真正理解中国的。
p.1581:迁往德国伯恩附近的圣奥古斯丁:此处的“伯恩”,指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Bonn),圣奥古斯丁(Sankt Augustin)是在其以东不远的小城。
(原标题:中国历史的祛魅: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
其实仔细想一下就能明白,大部分历史学家对他所研究的对象都是没有切身体验的——否则就不叫“历史”了。司马光不可能亲历过春秋战国,陈寅恪也没有在唐朝的生活经历。如果直接经验真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那么只怕历史研究这门职业本身就无法存在了,否则当代人如何能书写自己缺乏、乃至毫无直接经验的历史?何况由于近代以来的传统断裂,仅仅靠我们“生为中国人”,并不意味着天然就更懂中国历史,一些人也许对古罗马史或日本战国史的熟悉程度还超过唐宋史。就此而言,“敦煌在中国”与“敦煌学也在中国”在本质上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那与其说是一种学术逻辑,倒不如说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愿望。
p.308:《突厥语大辞典》:现中译本作“突厥语大词典”。
[古代交通]p.519:旅行的速度并不快,道路不平,大车又没有弹簧。公元前74年,17岁的昌邑王刘贺乘坐一辆马拉的轻车向长安飞驰(距离是135公里),平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45-65公里(《九章算术》):按,《汉书》卷六三原文是:“其日中,贺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日中到晡时应为3-5小时,且此处是135里而非135公里,故计算下来时速并无这么快。
p.1101:大半个国家已经逐步纳入秦的中央管理框架(郡具):郡县。
p.184:彭德怀……1916年从监狱(他参与了刺杀湖南巡抚的行动)中释放出来以后,由“德华”改为“德怀”:按彭德怀1898年生,1912年清亡时(清亡后再无“巡抚”一职)还只14岁,在外做苦工;应该是他1916年从军后“参加了推翻当时统治该省的一个姓胡的督军的密谋”(见斯诺《西行漫记》中译本p.243),但他改名为“德怀”则迟至1922年。
p.1461:通州的一名传教士谢菲尔德博士(Dr. Sheffield)发明了一台中文打字机:此人中文名“谢卫楼”。
p.991:南宋的一个考官在1184年提到了这一情况:“太常博士倪思(1174-1220)言……”查《宋史》卷一五六原文,这段话的确是倪思在1184年(南宋淳熙十一年)说的,但问题是,如按这里标注的生卒年,则此人岂非十岁就当了太常博士?事实上,他的出生年份是1147年而非1174年。
p.357:将陕西的中都县改名为黄陵县:中部县。
p.1472:一些经典著作之前不为人所知的早期版本的出土已经对这种家谱模式提出了质疑:这里的“家谱”原文应是genealogy,但此处叙述的是经典著作的流变,宜译为“系谱”。
p.837:寅申巳亥员如镜:员=圆。
p.969:清末民初的吴廷燮(1863-1947):此人的出生年份一般认为是1865年。
p.352:表上“中国现在通常划分的七大区域”,与通常的理解似颇有不同,如安徽、江西被划入华中而非华东,山东也被划入华北而非华东,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居然遗漏了山西省。
p.1331:谢清高(1765-1821)……1718年,谢清高18岁时:应是1783年?下文“这一著作证明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之少(作为对比的是,这一时期日本的知识不仅仅包括西方,而且包括中国)”,应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括弧里的句子似乎也弄反了,应是“不仅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西方”。
p.485:Yale Center for L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应为International。
p.1175:周绍良(1917-):周绍良先生已于2005年去世。
p.1399:很多中国的国家主义者和一些中共早期领袖都离开了中国,在美国定居:这里的nationalist一般译为“民族主义者”。
p.1066:岛邦男(1907-1977)……中译本《殷墟卜辞研究》,文天河和李寿林译:译者名应是“温天河”;另,岛邦男的生年是1908年。
p.1310:[香港新界]200座岛屿(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蓝岛[Lantau]):Lantau是香港大屿山的英文名,据说来自“烂头峰”的粤语发音。
p.1481:时翰林学士李盘奉诏:《元史》卷一五六原文是“李槃”。
p.1223:在陆地上对安南(1285-1288)和万那(元:八百媳妇;明:八百大甸[泰国北部],1301)的小规模入侵也没有结果:按,“万那”即Lannathai,一般译作“兰那”。
p.537:将华南的Kam人称为“狪”(峒、洞、侗):即侗族。
p.1293:一个例外就是Gamble [1954]:查p.1392对应的书目,Gamble原著的出版年份应是1943年。
p.230:任何想要接触中国传统传记专题的历史学家都至少会确信这一点:他要被湮没了:淹没
p.293:《乐府诗集》,郭茂倩[约1264-1269]编:郭茂倩的生卒年一般认为是1041-1099,此处不知因何而误。
p.176:越南的姓氏比朝鲜还要集中,半数以上的人姓“李”或者“阮”(李朝和阮朝的王姓):疑应是“黎”、“黎朝”(L )而非“李”(Ly)、“李朝”,参见张联芳主编《外国人的姓名》一书,阮、黎为越南最大的两个姓氏。
p.1483::据说有“84000”卷,这个数家大得不同寻常:数家=数字?
p.22:自1858年起,国家被分为两个被保护国(北区[Tonkin B c Ky]或北越中区[Trung Ky]或中越)和一个殖民地(南区[Cochin China Nam Ky]或南越,湄公河三角洲):通作“北圻”、“中圻”、“南圻”。
p.521:[中国]共有127种语言和5种克里奥尔语(creoles):此处creoles似可意译为“混合语”。
p.1267:紫禁城的北半部中是后寝(Inner court):这部分确可称为“后寝”,但Inner court对译应是“内廷”。
p.1183:五代一词首见于《礼记》,指黄帝、尧、舜、虞、汤和周:按虞即指舜帝所建王朝,故此处重出并置,但又略过了商朝,颇可怪。查辞海“五代”条,除指唐宋间之五代外,一是《礼记·祭法》原所指的黄帝、唐、虞、夏、殷五代,二是据《文选》所记之唐、虞、夏、商、周。这里似糅合了两说。
p.242:在帝制中国曾经有几百亿人活到了成年以后:按,前文p.221认为“在从商代晚期到20世纪初的3000年间,中国大约有60亿个孩子出生并活到了成年”,或许此处billions应为“几十亿”
p.895:[平遥是许多山西票号总部]乔家位于临县祁县:邻县。
p.1209:耶律大石[达实]:耶律大石的“大石”是音译,一般认为是源于汉语“太师”,史上似无“达实”的译法。下文提到乃蛮领袖屈出立、西辽末代皇帝玛尼,一般作“屈出律”、“耶律直鲁古”。
上册
p.597:田中啷良昭:衍一“啷”字,下页同改。
p.1255:在通往北京的居庸关外30公里的山西北部的土木堡击败了正统皇帝:按土木堡在河北怀来县,历史上从未属于山西,此处可能原文是north to而非north of,即“山西(边界)以北”。
p.946:人们屡屡把《春秋左传》(《史记》和《汉书》)当作经典散文范本:句意似模糊难明,是说史记、汉书将春秋作为范本,还是人们将春秋、史记、汉书作为范本?语序或标点有误。
p.1306:[台湾]到2000年,土著人口总共23万(只占到总人口的2%):台湾总人口2300万,如按2%则应是46万。2000年台湾原住民总人口确实近50万人,此处的“23万”可能仅指山地原住民。
p.1192:宋元明市语汇释.王瑛编:瑛=鍈。
p.77:旅顺,the Kronsdadt of North China:喀琅施塔得英文似当作Kronstadt。
p.1486:当新的《晋书》编纂完成并于公元648年上呈皇帝时,此前150年间编纂的,作为新版《晋书》基础的18种《晋书》就被焚毁了:指十八家晋史(包括九家晋书和九家晋纪)。
p.739:福州船政学堂(1866-):福州船政学堂最后一届学员是民国十三年冬毕业,1924年关闭;同页下文上海同文馆等亦可查到结束年份。
p.1428:Hayman, Arnolis……海曼是一名新西兰传教士:此人中文名“成邦庆”。
p.704:北方者……其民处而乳食……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附:《黄帝内经·素问》的原文是“其民乐野处而乳食”、“其民嗜酸而食胕”。
p.1214:从1226年春天哈拉何托(黑水城)的陷落开始:西夏时称“黑水镇”,蒙古文一般译作“哈拉浩特”。
p.1490:右下几段与p.1488在陈述上略有重复。
p.1277:陈叔宝(生于553年;在位553-589):据此则陈叔宝生下来就即位为帝,但其实他是583年三十岁之际才登基为帝。
p.793:[南宋孝宗]他采用的年号是龙兴(分别来自北宋和南宋建立时的年号“建龙”和“绍兴”):应是“隆兴”(史上著名的“隆兴和议”、“隆兴北伐”)、“建隆”。
p.1070:槁城县台西村:藁城,两字虽可通,但作为县名时不作“槁城”,下页同改。
p.523:白狼国王于公元58-75年间所作三首歌曲:《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是“永平中”,但汉明帝永平年号是自公元58年至75年。
p.302:元代,从原有运河上的徐州向北发掘了一条长达1600公里的新运河: “发掘”一词不甚允当,盖此多用于发现地下物品而开掘,还是以“挖掘”为宜。
p.396:“厅”是清代的一项革新,属于州级行政单位,设立于汉人之外的地区如西南:按,厅制确为清代独有,但作为革新则源于明代,也未必在非汉区,如松江府的川沙厅。
p.945:崔东璧先生遗书:璧=壁,下页同改。
中国史学的传统并非如此。与西方、两河等文明传统中以编年史为主流不同,中国自司马迁以降是以纪传体为正史体裁,以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强调的乃是“知人论世”和“以史为鉴”,最好的史学家对局势的洞察,往往不亚于最杰出的政治家。然而现代研究注重的却是一种客体化、专业化的精神,大概这也是陈寅恪强调“理解之同情”的缘由,毕竟现代史学之支离,除了将历史视为一堆待研究的材料之外,也因传统断裂所造成的距离感,使人难以知人论世。虽然中国人仍钟爱历史故事,然而史学对今人而言是一种知识、一种工具,甚少用以陶冶人格,对现实政治的借鉴指导意义也早就下降了。实际上,就连对“历史”一词的理解也已不同了:古人所说的“历史”并不是纯粹学术层面的历史,往往是一种官僚档案记录,早期甚至被列入经部,而如今被看作是“史料”的一些文献(例如诏令、奏章),却被视为“文学”,收入集部。
p.360:珠江……明代和清代早期,称为越江:应是“粤江”。
p.74:西班牙的查尔斯五世:查尔斯是英国的读音,但这位西班牙国王一般译作“查理五世”。
p.332:来源于姓氏的城镇名称开始迅速增加;如金家城、皇家市、张家界市、张家市、李家市:按“皇家市”似应为“黄家市”,中国似也无“张家市”,或是张家口、张家港?李家市或许是李村(青岛一城区)?
p.509:围棋的观念是战略性的,这反映在其招数的名称中:围(encircle)、围攻(besiege)、站位(occupy):按,这都是直译,非严格的围棋术语,encircle对应的或应是“围地”、“围空”;besiege或是“封”或“抱吃”;occupy或是“劫”。
p.379:曹魏邺城(位于今天河北邺镇附近):按,现行政建制上无“邺镇”,邺城遗址属河北临漳县香菜营乡。
p.1481:金军在1127年占领开封后,不仅将宋朝的皇家艺术收藏作为战利品,而且还劫掠了书籍,向北运到金的首都南京(今天的北京):当时的金朝尚未迁都,首都还是在上京。
p.353:长沙(名称来源于古代的28宿之一):确切地说,是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理论,将此地名为“长沙”。
p.1269:遭遇沉船的韩国官员崔浦的日记:《漂海录》:崔溥,“韩国”应作“朝鲜”,当时其国号是朝鲜。
p.1267:皇城的南门为天门(今天的天安门):天门=承天门。
p.494: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1967)在其1937年的小册子《论丛林战》中:应是1957年,1937年他才9岁,不可能如此早熟。
p.493:其译者翟理斯(Lionel Giles):按,此人是汉学家翟理斯(Herbet Giles)之子,一般称为“小翟理斯”或“翟来乐”、“翟林奈”。
p.588:伊沛霞:前文(如p.254)作“伊佩霞”,伊氏在国内出版著作中两种译法均有,但书中宜统一。
p.95:冯桂芬针对当时中国商人在广东作翻译时说:“今谙于夷务者视做语言学家。此乃城中轻浮之流氓及游手好闲之辈……”按,“城中”疑当作“域中”。
p.1375: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 1802-1977):据括弧所标生卒年,此人寿命长达175年,卒年应是1877。
p.481:公元前570年楚伐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水军的记录,见《左传·哀公二年》:按,前570年是鲁襄公三年,此事见《左传·襄公三年》。
p.901:钦定西域同文志.1763.包括满语、汉语、蒙古语、藏语、卫拉特语和托忒蒙古语等六种语言:严格地说是六种文字,又,此处“卫拉特语”应作“维吾尔文”,因为托忒蒙古文就是卫拉特文。
p.898:公元前2世纪至10世纪初,贸易主要由粟特商人控制(他们讲一种阿拉姆语,最初来自撒马尔罕):按,粟特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支,阿拉姆语则属闪含语系,但他们使用的文字确系阿拉姆字母。
p.812:上已(在三月的第一个已日举行):上巳、巳日。
p.179:唐代的诗人、唯一一位汉族与安南混血的宰相张九龄:存疑。
p.904:海南岛东北海岸外的七州列岛:七洲列岛。
p.1039:最有名的是出自河南阎村的仰韶陶瓶上的图案。它表示一只鸬鹚用嘴衔着一条鲤鱼,在右边有一把石斧:按,这一文物一般称为“彩陶鹳鸟石斧瓮”,它是瓮,图案上则分别是鹳鸟和鱼。
p.1103:谈卒其子迁……嗣成其志:“谈卒”之后应有逗号。
p.1296:乙-丁和已-庚:“已”当作“己”。
p.348:“江南闾里闲,士大夫或不学问,羞为鄙朴,道听涂说,强事饰辞……荆州必称陕西,下扬都言去海郡”:按,这段《颜氏家训·劝学》的话,“江南闾里闲”当作“江南闾里间”,可能因“闲”的繁体字“閒”字形相近而误;“荆州”之前漏一“上”字,否则前后两句不对仗。
p.178:武则天残忍地杀害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后,还觉得不解恨,又命令她们分别改姓莽、枭:按,《旧唐书》卷五一:“追改后姓为蟒氏,萧良娣为枭氏”,应是“蟒”而非“莽”。
p.1167:在吐鲁番西南的阿斯塔那墓葬:阿斯塔那古墓在吐鲁番市区的东偏南方向。
p.335:建康(康)和长寿(寿):“建康”应为“健康”。
p.592:此前的《朝鲜大藏经》:高丽大藏经。
p.484:郩(河南):崤。
p.903:[连云港]秦汉时期繁荣的港口,有通过侗山(今天徐州)直接通往咸阳、长安和洛阳的陆路交通线:铜山?
p.793:黄吴,225-229[吴]:三国中吴国的第一个年号是“黄武”,共八年,222-229。
p.1110:古罗马历史学家迈克尔·格兰特(Michael Grant):按这句话有歧义,此人(1914-2004)是研究古罗马历史的现代学者,但这样翻译可能被人理解为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
p.515:[完颜阿骨打]他的弟弟与继承者乌奇迈:一般作“吴乞买”。
p.326:在广州和四川,则称为“场”:此处列举的一般都是省,故“广州”疑当作“广东”;又p.329:“龙头山,福建、台湾、广州,在其他省份中还有一些”,虽然龙头山确实在广州,但这里既然并列,似也应作“广东”。
p.1197:徐兢一行于1122年5月24日出发……船队转而向北行使:一般认为他是在宣和六年(1124)出使高丽,下文“行使”当作“行驶”。
p.337: 在20世纪60年的越南战争期间:应为“60年代”,改名为友谊关的确切年份是1965年。
p.487:查焚尸薄载其数:簿。
p.479:城濮之战,很有可能发生在山东,即今天的濮县:山东已无濮县,该县1956年被撤并于范县(今范县濮城镇),1964年随范县划归河南省。不过城濮之战的发生地点有争论,一说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
p.1151:湖南郴州县苏仙桥:严格说来无“郴州县”一称,郴州地区、郴县1995年已分别撤销建为地级市。
p.1166:斯坦因当然意识到中国人要比诸如贝多因人等对他们自身遥远的过去更加感兴趣:一般译作“贝都因人”或“贝督因人”。
p.1373:二史馆,位于国民党党史史料委员会旧址(南京中山路309号):确切地说是中山东路。
p.599:后世追赠的一世班禅额尔德您是尼克珠杰:其名应是“克珠杰”,衍一“尼”字。
p.437:曹操改革(204):税+户调(丝+棉),故称租调:按曹操建安九年(204年)田租户调令的原文是“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因而此处不是“丝+棉”(棉花当时尚未传入中国,至明代才普及),而应作“绢+绵”。
p.165:克路士:同一人前文p.47作“葡萄牙修士克鲁兹”。
p.723:本页关于“五行说的不同对应”一表,错讹甚多:五季之一通常不作“季夏”,而作“长夏”;五干错了两个,“戌己”当作“戊己”、“壬亥”当作“壬癸”;五虫之一不作“驎”,而应是“鳞”;“徵”字作为五音之一时读zhi,而只有在读zheng时才可简化为“征”;五祀之一通常不作“溜”,而作“霤”,尽管辞书一般解释此字通“溜”,但在解释为住宅、宅神时通常都作“霤”,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六郊社考十九,“五祀”条:“中央土,祭祀中霤祭先心(中霤,犹中室也。土主中央而神在室。古者复穴,是以名室为霤云)。”
p.370:在唐代,安息有时被借用来指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Bukhara)的一个州:指“安国”
p.294:包茂宏:下一页正确地作“包茂红”。
p.333:[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一项规定,要求人名一般不应当被用于地名,并且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来命名。1984年出现了例外,长沙市郊雷锋的家乡被命名为雷锋乡(现在的雷锋镇)。1986年再次重申了这项命名原则:此处可补充的是,其实此后仍有例外,如合肥市肥西县南分路乡,2005年以淮军将领刘铭传故里,更名为“铭传乡”。
p.770:蒲之本(Pulleyblank):蒲立本。
p.715:筱田统:篠田统,p.719同改。
p.775:从民国时期开始,民用日(如同现在的称呼)按照法律规定开始于0时(午夜)。然而,日常生活中,在凌晨,人们依然将黎明之后的时间称为明天,而不是今天:本句理解似有误,作者意指,尽管法律规定0时起就是第二天,但生活中人们仍习惯将0时到天亮之前的几小时算作是今天,而非第二天。
p.11:国家科举与社会:此书的书名确切说是《国家、科举与社会》。
p.1479:黄浦[进士,1448]的《闲中今古录》:黄溥。
p.741:第一次使用“化学”这一术语是在《老残游记中》:书名号显然不应将“中”括进去。
p.1127-1128:[敦煌汉简] 一次可观的发现出自一座废弃的邮置,包含大约2.3万枚简……[悬泉置]总共发现3.5万枚,主要是木牍,其中2.4万枚写有文字:数字前后矛盾,似出自不同来源。
p.687:早熟的水稻品种“占米”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引入中国:占城稻。
p.83:T -on唐音:由禅宗僧人和其他宋、名、清时期的僧人引入日本:“名”应作“明”。
p.353:[黑龙江省]1907年到1954年,省会位于龙降府(齐齐哈尔):龙江府。
p.974:清史稿,130卷:《清史稿》卷帙浩繁,共536卷。
p.887:王死辙更铸钱:辙=辄。
p.1537:“索引学习如何使研究者不再苦恼,如同通过尾巴来掌握科学”:按蒲柏这句名言的原文是“How index-learning turns no student pale, Yet holds the eel of science by the tail!”可译为:“通过索引来学习是令学者多么无力,让人仍然无法借助这一尾巴来抓住科学这条(滑不溜手的)鳗鱼!”
p.1507:[四库全书]保存在北方的四个副本,经部使用绿色[……]史部是红色(夏天的颜色)、子部是蓝色(秋天的颜色)、集部为灰黑色(冬天的颜色):按现在四部的封面颜色的确如此,但秋天的颜色应是白色;乾隆帝曾提到过“经史子集四部各依春夏秋冬四色”的装潢法,写诗说“经诚元矣标以青,史则亨哉赤之类,子肖秋收白也宜,集乃冬藏黑其位”,最终子集的实际使用颜色与其原设想略有差异。
p.305:如同英语,在英语中正方向为北:似有误,“如同汉语”?
p.1166:从乔斯·洛克济(Lajos Loczy):乔斯=拉乔斯。
p.1513:《四库全书》收录的著作中提到儒家的六位重要人物(孔子,加上孟子、周公、朱熹和程颐、程颢及王守仁)总共大约30万次。由此可以得出在每部著作中平均引用这七人的次数为86次:应该是七人,但前后不一。
中册
p.610:泰西(Cathay)并非中国之外的独立国家:“泰西”乃指西方,Cathay一般译为“契丹”
p.480:即今天湖北省襄樊市:该市已于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
p.1553:对主要藏品的介绍,包括伯希和中亚全宗(Fonds Pelliot d Asie centrale)和中文全宗(Fonds chinois)。每个简短的小节(例如,关于中文、维吾尔文、粟特文或藏文全宗)之后是一个简短的列表:法语fonds在此意为“藏书、藏品”,完美仿盛大热血传奇,故此处“全宗”疑当作“卷宗”;又“维吾尔文”当作“回鹘文”。
p.705:《淮南子·精神篇》(卷7):按,《淮南子》正文各卷均称“训”,此处当作“精神训”。
p.805:The second day[已酉]:同段前文作“己酉”,是。
p.787:皇纪的顶峰是在1940年官方举办了日本天皇诞生2600年的庆典:严格地说,不是诞生,而是神武天皇登基。
p.368:[喀什]这一名称来自波斯语的“Kasa”,即英雄,或者“Kasigiri”,即英雄城:喀什地名一般源于“玉石”。
p.1276:中国人对《百科全书》的一知半解又经历了75年:此处应指“中国又经历了75年才对《百科全书》略有所知”。
p.1482:季啸凤:本页三处提到此人均作“季啸凤”,但其实应是“季啸风”。
当然,本国本民族的人在耳濡目染中,会天然地对母文化具备一些直觉性的理解,但这在如今高度专业化的研究中即便需要,也未必是最重要的。宗教史学者莫里斯·弗里德曼就曾说过:“我们对一个社会之理解的进展并不必然是由对其知之甚多的人所推动的。”这么说吧,我们都熟悉母语,每天都沉浸其中,然而如果不曾受过严格的语言学训练,没几个人能把母语的语法结构说清楚。相比起来,一个刚学汉语不久的外国人反而可能会从我们熟视无睹的句型结构中察觉到一些特殊之处,因为他们不会把汉语视为理所当然,而会时不时地与他们所知的语言进行对比。英国作家吉卜林有句名言:“那些只了解英国的人,对英国又能了解多少呢?”(What do they, who know only England, know of England?)他从自身的海外经历意识到,只有将英国放在一个更宽广的范围内,才能清楚地意识到其真正的特质与意味。借此我们或许也可以说:“那些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对中国历史又了解多少呢?”
p.1465:总体来看,陕西和中部平原的石刻大多为隋、唐两代(汉、晋次之)的作品:“中部平原”在此或宜译为“中原”。
p.68:林小安,1998. 殷期六书研究:殷契。
p.329:以水名为基础加上方位名称或者“阳”(南)的: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如洛阳在洛水之北,河阳在黄河之北,河阴在黄河之南;虽然汉阳在汉水之南,但那是因为明代汉水曾改道所致。下文p.331:“对于那些靠近河流的地点, 阳 则指的是河流北侧”。
p.1485:周永年(1730-1791)的籍书园(Lending library)向特定范围的学者开放(“籍”是“借”的通假字):按,作为“借”通假字的应是“藉”。
p.423:表上曾国藩赠爵“新建伯”:按,这是王阳明的爵位,曾国藩则封毅勇侯。
p.1313:1879年,在琉球设置了冲绳县,只是这种行为直到《马关条约》(1895)才被清廷承认。恰恰是在50年之后,冲绳被美军占领:这里的“恰恰是在……”乃指“整整/刚好50年后”,因从1895年算起,到1945年正满50年。
p.1032:在14世纪西班牙征服阿兹特克期间: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已在15世纪末,西班牙人征服阿兹特克则是在1519年,那已是16世纪了。
p.1305:1626那年,西班牙人在西北角修建了一个堡垒圣多明各(Santo Domingo):一般作“圣多明哥”,即红毛城。
p.224:这表明了一种基本信念,那就是,(如果许多学者已经指出的)决定了历史上真正的大事的,是人的作为与不作为:“如果”应作“如”或“一如”、“正如”。
p.1144:巴狄:建立成汉的是巴氐。
p.1503:诸子 Pre-Han Masters:一般汉语作“先秦诸子”,恐应是Pre-Qin
p.517:Wang, Guangwu(王赓武):其名一般拼作“Gungwu”。
p.991:赵匡(活跃于770):恐应是“770年代”。
p.3:日本史家通常认为日本的近代史始于1863年海军准将佩里的舰队抵达江户湾:1853年。
p.1143:当时在北方建立国家的非汉族民族被统称五胡,这一术语仅是意指北方的蛮族,但是在唐代,它开始被解释为是指匈奴、羯、鲜卑、氐(狄)和羌。……这些年间在中国北方建立了王朝的至少有九个民族,而不是五个:按,“五胡”一词最初源于苻坚所说的“五胡次序,无汝羌名”,乃指当时流传的谶纬,并非涵括当时所有胡族,至南宋王应麟才具体解释为五个胡族
p.1494:兵权谟:兵权谋;下文“兵阴阳”,按《汉书·艺文志》原书仅作“阴阳”。
p.209:顾炎武人称“亭林”或者“亭林先生”(他定居在亭林镇):顾炎武故居在今昆山千灯镇,亭林镇则在今上海金山区,未闻顾炎武曾在此定居;亭林之号,一般认为源出顾炎武故乡有亭林湖,且其慕前代隐士顾野王(亭林,金山之亭林镇由此而来)其人而自号之。
p.1165:小节名“农民起义”:按,该小节下还包括安史之乱,疑原文是rebellion,即广义上的“叛乱”,因而包括了安史之乱和农民起义,既如此,译为“农民起义”是不妥的。
p.897:元享贞利复丰祥:元亨贞利。
p.1125:湖北云梦县龙岗(洞庭湖北部,正好是楚国都城南部):看地图即可知,出土这批秦简的云梦县不仅远在洞庭湖以北,也在楚国古都郢都的东北方向,此处疑有误。
中国人以往习惯了这样的历史延续性,因而容易犯下时代错置的错误,以为中国两千年里毫无变化,但魏根深偏向疑古派,注重朝代之间的差异和中国内部的多元性——他让厨师按一千五百年前《齐民要术》的记载做菜,结果这些魏晋时代的菜肴在现代中国人看来简直就是难以消受的异域风味。作为一个西方人和曾经的外交官,他也本能地留心到了中国史上异族王朝与中原心态对异族、外国文化的不同看法。
p.996:其主人仅用了12年(1655-1677)就通读一过了:括弧里的时间跨度分明是22年。
p.1353:《国文报》……严复等在天津创办:无疑是《国闻报》。
p.754:清初,学者刘献庭:其名一般作“刘献廷”。
p.544:汉书……南粤王、闽粤王:当作“南越”、“闽越”。
p.706: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迁到陪都重庆时:国民政府。
p.480:怛罗斯之战,发生在今天的哈萨克境内撒马尔干附近: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Talas)也距离较远,塔拉兹在比什凯克与塔什干之间。
p.392:在汉代,传说古代中国就有左史记行,右史记言:按,《礼记·玉藻》的说法是“左史记动,右史记言”;而《汉书·艺文志》则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p.876:Wen Renjun 闻人军:“闻人”似应是复姓。
p.998:像辽代这样的多个征服王朝,再三考虑之后,最终仅仅给了一部单独的正史:此句疑有误,作者原意可能是说,对辽朝,只是在经再三考虑之后,才给它修了一部单独的正史。
p.914:bund(通商口岸中外国租界旁的人口河堤,尤其是上海的河堤;来自波斯语):上海的外滩【按,波斯语,港主,syahbandar(沙班达尔)、班达亚齐】
p.1572:肯尼迪(Kennedy)、费正清(Fairbank):这里的汉学家清单中,Kennedy应是George A. Kennedy,中文名金守拙。
p.502:术语“万里长城”首次出现在《魏书》中:436年,它作为隐喻指代以为国家的干城名将(《魏书》97):按,其实此言更早源出沈约《宋书》卷四三檀道济传,《魏书》卷九七檀道济传则是抄自《宋书》的,《宋书》成书要早半个多世纪,见p.973。
p.1072:春秋时期,前733-前453:关于春秋的起止年份有几种观点,但没有一种起于公元前733年的,此处疑是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之误。
p.1498:《书目问答》是以张之洞(1837-1909)的名义刊行的:应作“《书目答问》”,下文均误,但提到范希曾编“书目答问补证”,作“答问”是对了,然而“补证”当作“补正”。p.1517上“书目问答”同改。前文p.943作《书目答问》无误。
p.1126:[居延汉简]涵盖了公元前119年至167年间的一个半世纪:此句标出的时间跨度近乎三个世纪,也与前文所说汉简主要是西汉时代的不符,一般认为居延汉简的下限在公元30年左右。又此处说上限是公元前119年,但下一页提到1973-74年间的发掘,上限又是前128年,似矛盾。
p.1209:辽建有五京,两京在草原故土,三京在古老的长城一线以内:按此处作者所说的在草原故土的两京,应指辽上京与中京,而将西京(大同)、南京(燕京)、东京(辽阳)算在长城以内,但只有明长城的走向才能如此,如果真按战国时燕长城,则只有上京在长城以外;如按辽代时的长城走向,则上京、中京与东京都在长城以外。
p.547:“缅甸”……本名(Myanma):似当作Myanmar。
p.893:明清时期,徽州府所辖的五县:按徽州在明清时一直都下辖六县(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婺源),此处可能遗漏了婺源(民国时被划归江西省)。
p.413:五国城(在哈尔滨西边250公里的依兰县):东边。
p.1154:十国(中国南方):严格来说,十国并非仅在南方,其中之一的北汉在北方。
p.1230: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惩处(jasaq,字面意思就是法律条令)和判决(bilig),并且用未成文的习惯法(yosun)进行解释:此处在意译之外,宜保留音译的“札撒”、“毕勒格”、“约孙”。
p.1236:伊本·白图泰(1304-1368),一位来自摩洛哥马里尼德(Marinid)的马格里比(Maghrebi):当作“马林王朝”(一如Sassanid也译作“萨珊”)、“马格里布人”。
p.1179:在清代晚期和民国时期,他们被称为“穿头回”(戴头巾的穆斯林):没有所谓“穿头回”一说,此处当作“缠回”。
p.689:在欧洲和美国被认为是中餐典型特征的味精(MSG),其实是1905年日本的发明:味精一般认为是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1908年发明的。
p.1061:殷都在《左传·定公四年》,即公元前585年首次被记述为殷墟:按,殷墟的确初见于《左传·定公四年(但一般写作“殷虚”),然而鲁定公在位时间是公元前509-495年,因而定公四年应是前506;前585年则是鲁成公六年。
p.1127:甲渠侯官与第四燧……在甲渠候官(居延):第二处作“侯官”是对的,“侯官”则是福州旧县名。
p.1522:知识通常被分为天、地、人,也就是三材(three elements)三大类:三才。
p.1001:辽史纪事本末.陈邦瞻.1606;金史纪事本末.陈邦瞻.1606:这两部书是清人李有棠所作,1893年才付印。
p.1221:1276年,南宋的小皇帝赵罡:前文p.1203作“赵显”,是,但更确切地应写作“赵 ”。
跨时空的比较之所以必要,不仅是因为它能带来新材料,更重要的是带来新视角以反观自身。这意味着要以一种通史的眼光,在世界史的格局内研究中国这个特殊的“地区史”,及其断代史、专题史。以往的中外交流史,多注重物质文化、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层面的传播、交流与相互影响,但较少涉及将中国的历史模式作为一种类型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这当然也与不同学者所身处的位置有关:如果说中国学者不自觉地从中国出发来看天下,日本学者倾向于在“东洋史”的框架内看待中国,那么魏根深在《中国历史研究手册》中也未能摆脱中西二元对比的框架来看中国。
《中国历史研究手册》,[英]魏根深 著,侯旭东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第一版
p.1268:绝大多数使团都有成员都出版了日记或者其他记录:衍第二个“都”字。
p.265:蔡文姬(?-177):此处蔡文姬卒年似有误,一般认为蔡文姬是公元195年被匈奴左贤王掳走,207年被曹操重金赎回,卒于何年不详;一说她生于177年,故此处的标示或应是(177-?)。
p.1364:大卫(David)是第一位记录了对大熊猫(big bear cat或者giant panda,1869)的观察的西方人:按这位法国神父有中文名“谭卫道”。
p.102:鲜卑词“ye”(父亲)在北魏时被汉语采用,使用“耶”这个汉子代表。到宋代,它被写作“爷”,作为一个流行的词表示“父”:按该词至迟在北朝、隋唐已被写作“爷”,如《木兰辞》中“阿爷无大儿,米兰无长兄”,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
p.1410:辽沈战役。国民党丢失了东北地区的锦州、奉天和长春:此处“奉天”应作“沈阳”,正因此才称作“辽沈战役”。
p.71:因为译成翻译入超国家的作品在主流文化中直接找到了一个的位置,这通常比译成翻译出超国的语言更有价值:“一个的价值”似有字词遗漏。
p.182:精英阶层比以前更经常性地将儒家价值观嵌入名字。它包括仁、义、礼、知:“知”恐应是“智”。
p.30:刚和泰(Stael Holstein):钢和泰。
p.1008:邵廷采(1648-1711):此人名也有这样简写的,但名从主人的话,似宜作“邵廷寀”
p.234:赵文烈、曾国藩、翁同龢等高级官员的私人日记:似应是“赵烈文”。
p.962:也是《纲目》而非《通鉴》,被翻译成了其他文字(满文、日语、汉语、越南语、法语):《通鉴纲目》原本就是汉语,因而不可能又被翻译成汉语,此处“汉语”疑是“韩语”之误。
p.913:关于莫尔斯的生平:按这里提到的Hosea B. Morse,中文名通译“马士”。
p.1212:辽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熹:熹=禧。
p.376:明代的中都[亳州]:“亳州”应作“濠州”。
p.216:……Ihsin(奕欣)都是满族人名:奕 ?
p.79:L.S.Yang的评论:此人是杨联陞。
p.220:也有一些群体是正史比较忽视的,比如……数学家(阮元):按阮元所撰《畴人传》,严格来说“畴人”是天文历算学家,并非单纯的数学家。
这当然也不失为对近代某些西方学者的反击,他们以一种混杂着天真的帝国主义傲慢,踌躇满志地相信自己比东方更了解东方的历史和各种专业知识。不过如果要了解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乃至古罗马的历史,大概也没多少中国人会认真觉得只有本国人撰写的才是最值得一读的,甚至最好的近现代欧洲史也未必就是欧洲人写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本能地给中国留出了一个例外——当英国学者魏根深告知其中国朋友,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手册》将出中文版时,有许多人“礼貌地表示怀疑,一个外国人能对 我们国家的历史 说出什么有意思的东西来”。对此,他的答复是:直接经验并非必要条件,就像好的心脏病医生无须亲身患过心脏病。
p.1225:[柯立夫]希望不公开表示对他的朋友和老师威廉·休(William Hung)的不同意见:此处译法颇可笑,William Hung即史学家洪业(因英文名William,亦称“洪煨莲”),他是福建侯官人,并非英美人。
p.1185:梁氏是广州本地人,撰写在他的省份兴起的王国即南越和后汉的历史:按梁廷枏是广东顺德人,似不宜说是“广州本地人”而当称作“广东本地人”;他所撰的是《南汉书》,此处也不应称作“后汉”,后汉一般是指五代之一、刘知远在北方建立的王朝。
p.610:其穆斯林对手(杨光宪):杨光先,此人是否回族,学界也有争议。
p.1379:与一家日本印书局合资(金岗堂):金港堂。
p.1224:[Tartar]这一名称在欧洲被广泛接受,是因为其非常类似于拉丁词塔耳塔洛斯的哈迪斯(Tartarus-Hades):Hades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冥王,而Tartarus则是地狱,故此处似宜倒过来说“(哈迪斯的)塔耳塔洛斯”。
p.1008:赴安东夷记.马文升:此书当名《抚安东夷记》。
p.338:在唐代,前唐县的“唐”字被改为“塘”,以避讳国号:应是“钱唐县”。
必要的距离感往往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因而陈寅恪作为晚清督抚后人,虽然深知时事,但却有意压制,怕自己下笔时动感情,除了指导石泉研究甲午战争前后时局外,一生都极少去碰这段历史。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法兰西的特性》一书开篇就说:“我竭力要像介绍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那样来介绍法国,就当它不是我的祖国。夏尔·佩吉曾经说过: 观察法国,就要置身于法国之外。 此外,历史学的演变正越来越迫使我们这些历史学家变得冷酷无情。”他的这种“历史学的演变”,大体上就是一种将研究对象客体化的科学精神,也即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的,当代学术成就都是专业化的结果,知识化意味着世界的祛魅。
p.1152:麦积山石窟始于北凉统治下的384-417年间:北凉从未统治过麦积山石窟所在的陇东一带,立国也始于397年;此处384-417年是后秦的统治时期,地域也符合,应作“后秦”。
p.94:中国历史的前1500年,原始资料中只出现五个音译的片段:按见p.523,指越人歌、勾践维甲令、《史记正义》引匈奴歌“亡我祁连山”、三首白狼歌,这样算起来,或是四个、或是六个片段
p.722:除了追溯来龙去脉之外,中国科技史的第二大主题是清朝覆亡之后的80年中现代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扎根:作者此处指示参考p.738-741,但那几页具体谈的却是现代科技在晚清的兴起,疑此处应是“清朝覆亡之前的80年中”。
p.743:邱濬(1421-1495)这样的官员:通作“丘濬”,作“邱”是清代为避孔子(孔丘)讳才改的
p.1054:T usewei[舍山湾]:土山湾。
p.1007:历史是官员写给观员看的:观员=官员。
p.1062:罗振玉、他的弟子王国维:王国维似不能说是罗振玉弟子,只是1898年曾入罗振玉所办东文学社。
p.1483:南宋早期有影响力的官员叶梦德(1077-1148):德=得。
p.177:包括东*、西、南、北、前、后、左、右、金*、木*、水*、火、土,带*者现在仍为姓:此处似有遗漏,很明显,至少“南”、“左”至今仍是常见姓,火、土姓现在也仍存。
p.317:清代,在1627年和1728年要求每省编纂一部方志的命令:按1627年尚在明代,此处疑应是1672年。
p.1001:宋史纪事本末.陈邦瞻(1557-1602).109卷(一卷一事),1605:陈邦瞻1604年才着手编撰此书,自不可能死后才著书,据《明史》卷二四二本传,他卒于天启三年(1623)。
p.923:十九世纪早期大量传教士、外交家和外科医生等对中国所做的良莠不齐的概括:“外科医生”一词疑有误,原文或是surgeon,但此词也有“军医”之意。
p.1275: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金朝时宣布他头衔是“光明汗”:p.1273写明“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金朝的时候,他的头衔是后金的 英明汗 ( Bright Khan )”,是。
p.1381:布尔什维克(The Bolshevik).1927.10-1932.7.上海.中共中央委员会周刊:作为机关刊物名,其标准中文是《布尔塞维克》。
p.818:唐代亥酉20个放假一天的节日,以及放假3天的灯笼节、寒食节和中秋节:“灯笼节”(the Lantern Festival)是英语对元宵节的称呼。
p.727:《播石》[煤石烧制]:按,《天工开物》的篇名是“燔石”。
p.176:[韩国姓氏]最大的姓金(占总人口的22%)、李(15%):p.218的数字认为李姓占比是14%
p.209:韩愈被称为“韩昌黎”(昌黎是韩愈的贯籍地):韩愈生于河南河阳,昌黎其实是他的郡望。
下册
p.1151:[1996年发现的走马楼吴简]这批发现包括2500余枚大木牍,每枚长半米、容字100到160字,以及136729枚竹简,其中25000枚完全清晰可辨。估计它们一共包含大约150万清晰可辨的字(是《三国志》中《吴书》篇幅的两倍长;事实上,比《三国志》本身还长):按前文所说,《三国志》全书也才368183字,《吴书》不过其三分之一,则走马楼吴简的150万字将是《吴书》的十多倍长,何止两倍?疑此处150万字是估算所有字数。
p.1209:契丹国家开始将大量的汉人、维吾尔人等纳入一个既包括游牧民族,也包括农耕民族的多民族帝国:“维吾尔”是20世纪出现的现代译法,此处宜作“回鹘”。
p.332:浙江的莫干山,据说以春秋晚期著名的铸剑师莫和他的妻子干为名:这对夫妻一般史载名为干将、莫邪,且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这里弄反了。
p.994:明恩浦(Arthur H. Smith):浦=溥,下文同改。
p.783:先知离开麦加前往雅斯利伯(现在称为麦地那):通译叶斯里卜、雅斯里布。
p.1015:[《说岳全传》]初版,1591:按,《说岳全传》是清代钱彩等人编成,已知最早刊本是清金氏余庆堂刻本,现考证认为可能成书于乾隆九年(1744)。
p.127:《古辞辨》,王风阳编:应是“王凤阳”。
p.20:“韩”来自三韩,据说它们是三国[Samguk]前的三个盟友:“盟友”原文疑是ally,此处应指部落联盟。
p.786:直到19世纪,日本、朝鲜和越南的统治者都从中国接受历书,作为他们臣属地位的正式标志(即“封正朔”[字面意思就是,赐予第一个阴阳月的首日,也就是帝国的历法]):奉正朔。
p.805:自皇朝乾隆亥酉至嘉庆更申(也就是1753-1800):应为“乾隆癸酉”、“嘉庆庚申”。
p.1508:这一名字可能来源于东汉伟大的经学家郑玄《易》注“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前两字[《周易程康成注》]:既然前文说是郑玄,自应是“郑康成”而非“程康成”。
p.330:新疆的黑玉河和白玉河:其正式名称一般是“喀拉喀什河”(墨玉河)、“玉龙喀什河”。
p.904:从这里[马来半岛]前往今天泰国西海岸(4个月);经过12天的陆路,然后从缅甸西南坐船前往黄支国:按,恐应是泰国东海岸、缅甸东南,又下文注明出处是“《汉书》29”的地理志,但其实是《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p.1428:Bosshardt, Rudplph Alfred:下文两处均称他为“勃沙特”,按此人有中文名“薄复礼”。
p.831:所有五更的名字出现在魏晋时期[……]汉代以后,每更分为五个相同的单元,被称为点(或者筹、唱):“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旧唐书》70:1588,“律历三”)按,此处疑有误;《汉书》未出现“更”,如果五更之名源于魏晋,那为何汉代就能发展出“更”的细分单位?又,《旧唐书》原文出自卷三四“历三”,此处卷数、篇名均有误,所用也非原文,原文是:“置夜刻以五除之,得每更差刻,又五除之,得每筹差刻。”
p.610:[卫匡国著]满洲征服中原亲历记:中译本根据De bello tartarico historia的书名直译为“鞑靼战纪”。
人人皆知科举和儒学随着传统中国的衰亡而衰亡,因为她们都与帝国政治一损俱损,其实史学也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史学的处境与古典文学相似,它以往与政治的联结被弱化,成为一种被科学方法渗透的现代学科。之所以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注重中国历史传统的延续性(所谓“上下五千年”),而甚少在意其断裂性。史学界常不时将司马迁、司马光、陈寅恪等标举为中国史学不可超越的典范,但在如今这样一个发生了典范转移的时代,我们至少理应意识到:建立在专业化、客体化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史学,与他们的范式其实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我们脑海里构建的“中国史的谱系”本身也是大可质疑的。
p.941:高允[380-497]列传:照此生卒年,此人寿终时117岁,似不可思议,查《魏书》卷四八本传,是说他去世时“年九十八”,生卒年应是公元390-487。
p.997:莱阳宋荔裳琬按察言,幼时读书家塾,其邑一前辈老甲科过之,问,孺子所读何书?对曰,《史记》。又问,何人所作?曰,司马迁。义问渠,是某科进士?曰:汉太史令,非进士也。遽取而观之,读未一二行,辄抵于案曰,亦不见佳,何用读?为荔裳时方髫鬌,知匿笑之,而此老夷然不屑。按,“义问”当作“又问”;此段另两处句读有误,当分别作:“又问,渠是某科进士?”“亦不见佳,何用读为?”
p.1548:今倔诚二:倔=堀。
p.334:年号大足(701),这一年号是纪念在成州(今天的成都)发现了佛的一个巨大脚印:成都从未被称为“成州”,唐时名益州,其时的成州是在陇右道,即今甘肃成县。
p.1179:巴彦楚(747-759)通过镇压安禄山叛乱(755-762)建立了回纥与唐朝的联盟:这位回纥可汗在史书中一般称为默延啜,其即位年份则是745年。
p.1144:匈奴(铁佛):铁弗。
p.1184:[《新五代史》中]就像在其他的正史中一样,敌人(这里指契丹)总是“袭“,当朝(这里指宋朝)或者其边境军队只进行“击”:按,既在五代史中,当朝应非指宋朝。
p.1389:英国布里期托大学:布里斯托尔。
p.939:仅《隋志》所列汉隋间此类著述就有100部:此处应指《隋书·经籍志》,但下一页又三处提及《隋志》,其中一处作“史馆的变化发生在《隋志》编纂前不久”,似是将《隋书》误作《隋志》了。
p.620:《花间集》……花意指名妓:按,此词集多描绘上层妇女生活,花确系指女性,但非名妓
p.481:1871年,俄军占领了伊犁地区(新疆西北),他们于1877年被左宗棠击败:此处作者混淆了两件事,左宗棠在1877年击败的是阿古柏政权;而俄占伊犁则是后来曾纪泽谈判收复的。
p.336:今天中国2000个县城名称中出现的最常见的形容词是那些带有吉祥或者美好的渴望的,比如……坚(firm,30个县):按,这里firm恐应译作“定”,县城名中带“坚”字的恐怕极少,带“定”字才会有那么多。
p.1362:在广东作为各种失败的贸易企业的代表居住了失意的9年(1779-1793):按括弧里的年份跨度是14年,疑有误;前文标出此人生卒年是1762-1835,则1779年时才17岁,来华当企业代表似也太年轻了点。
p.1090:《吴越春秋》,在东汉时期由多人编成,但被认为是赵晔写的。[……]赵晔在司马迁所著的历史传奇中有记载:赵晔是东汉人,不可能见于司马迁所著中,此处可能是理解错了从句,作者原意应指吴越争霸的传奇在《史记》中有记载。
p.1255:郑和最后一次航行之后的四个世纪中,在中国海外进行的唯一一次海上远征是将台湾纳入了清朝的版图(1684),这一行动主要是为了消灭前明残余的郑成功军事力量:施琅收复台湾是在1683年;此外,郑成功此时早已去世,严格地说应是“郑氏军事力量”。
p.1475:“杯翠堂”是汪廷讷的书坊名:环翠堂。
p.1377:[经济部收藏的]这部分文件(1903-1037)主要属于南京政府时期:后一年份应是1937。
p.914:来自勃泥国[波罗洲西北,后来的文莱]:通译“婆罗洲”,且应是东北。
p.739:马尾坐落在一条通往福州的运河旁:马尾在闽江边,并非运河。
p.1451:沈括的记载非常细致,最后记载,毕昇去世后,他的活字传给了他的后代:按《梦溪笔谈》原文是“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指的是“被我(沈括)的同宗堂兄弟所得”,并不是传给了毕昇的后人。
p.485:永乐的《实录》走得更远,说明军杀死了700万越南人(《太祖实录》):按此时应是《成祖实录》。
p.1050:纪元通普.史襄哉:普=谱。
p.1382:中央日报(The Central Daily News)1927.3-1948.创刊于汉口:按,下页同一种报纸列为1928年2月1日(创刊于上海)之说,不仅重出,且采用了两种不同说法。
p.1149:照字面意思,华阳就是华山的阳面,即华山的南面,《禹贡》中的凉州境内,相当于包括陕西南部、四川、云南和广州的区域):《禹贡》无“凉州”之名,何况“凉州”在地理方位上也在河西走廊,按《禹贡》原文是“华阳黑水惟梁州”。其所含区域也不及于广州,或应是“贵州”之误。
p.11:一个名为刘秀的先前的小贩:刘秀并非小贩出身,《后汉书》卷一记载他早年是“性勤于稼穑,而兄伯升好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可见是务农为生,只是后来饥荒时曾“卖谷于宛”,但那也是自己的农产品;此处作者可能与刘备混同,《三国志·先主传》记刘备早年“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p.739:“中体西用”此一流行口号直到中日战争之后,才由沈毓桂(1808-1890)发表在《万国公报》(1895年第4卷)上的文章中首次出现:此处颇可怪,为何沈氏能在去世5年后发表文章提出新观点?查此人的生卒年其实是1807-1907,此处不详因何而误。
p.241:《左传·熹公二十三年》:应作“僖公”。
p.102:在蒙古帝国,做“darqan”,是一个享有无数特权的头衔,包括免税权:该词一般译作“答儿罕”。
p.1147:北魏(386-528):前文的断代都将北魏的终结年份定在534年,是。
p.916:Pakrit[古印度:“俗语”:按,应拼作“Prakrit”;下文p.1100:“使用普拉克利特语[Prakrit]”,此处拼对了,但却未按通常译法译作“俗语”。
很自然地,身为外国学者,他比中国学者天然具有一项优势:他对中国正史并无神圣化的感觉,对相关历史论述也没有民族自豪感。也就是说,中国历史对他而言本身就已祛魅,而纯粹只是一个研究对象。在这本研究手册中可以看到他对材料的大量征引,以及对数字的偏好乃至较真——他给出了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的字数篇幅、使用汉字及关键词的词频,这让人一目了然地对它们的基本内容有了一个基本把握。也是在数字统计和逻辑推导的基础上,他论证出“近代之前,中文书籍相当于人类其它语言书籍总和”的神话是无法成立的;而我们对民国时期经济衰落的印象也可能是错误的。本着一种现代诠释学和文献解读的精神,他认为“严格地说,正史都应该被视为二手材料”(页999),而且正史中“一再出现的对人物、事件程式化的描述”(页998)。他还批评了“中国史学的一个长期特点仍然是倾向于用文学化的成说成语来描述事物,而不肯退而寻求真实事件的特殊细节或者前因后果”(页946)——当然,真要说来,这本身也是一种时代错置,因为那本质上是以我们现代人的规范去要求古人,我们对史料之“史学价值”的判定无疑也是基于当下学术标准的,但这却不会是写下这些材料的古人的出发点和考虑重点。
p.544:南齐书……苪苪虏:应为“芮芮”。
p.1524:据说他[宋太宗]还引用了陶潜的名句“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也是成语“开卷有益”的出处(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查《渑水燕谈录》卷六原文,这句话与陶潜毫无关系,此处疑有误。
p.1521:相同姓氏的不同地域分支:“地域分支”应指郡望。
p.1449:梵家装:梵夹装。
p.332:河南的尉氏县、河北的元氏县和猗氏县:按猗氏县在山西,已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此处倒是可补上河南卢氏县为例。
p.27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为]征服匈奴人,并最终结束赵与中山(匈奴的一支所建国家)之间的长期争端:中山是狄人所建,严格来说非匈奴。
p.691:经刘宴[716-780]的改革:刘晏;p.743则写对了。
p.987:二十五史中,十八史有志……为了填补没有志的八部正史(《后汉书》……):这两句前后矛盾,因没有志的正史其实是七部,《后汉书》是有志的,只是和一般的正史不同,不在本纪之后、列传之前,而是放在全书的最末。
p.523:[越人歌]它是目前所知古越语的唯一例证:下文即提到勾践维甲令,因而实际上有两个例证
p.478:牧野之战(牧野位于今天河南省南部):应为河南省北部。
p.692:[盐贩中]至少两人曾称帝(王建和钱鏐):严格来说,钱鏐从未称帝。
p.445:有设鱼亨客者:“亨”似当作“享”。
p.1100:阿育王征服了印度最后一个主要的独立王国卡林加(今天的奥里萨邦):通译“羯陵伽”
p.680:欧洲并非发现“曲”(在今天,它被叫作koji,来自日文的“麴”):应作“麯”。
p.1484:左侧倒数第二段与上页右侧第三段几乎完全重复。
p.992:唐人所读的正史,是十三史减去南北朝七史,也就是前四史,略微再加上《晋书》《隋书》《南史》《北史》——共计八部:按,唐人可读的正史已有十五部,而非十三史,否则这里的数字就对不上了。
p.185:那些已经成为基督徒的中国人中间,“洗礼名”或者“教名”和姓名所写已经变得普遍,比如:Charlie Song, T.V. Song, T.L.Song, James T.C.Liu, L.S.Yang, K.C. Chang,和Y.R.Chao:这几个人的中文名分别是:宋耀如(宋氏三姐妹之父)、宋子文、宋子良、刘子健、杨联陞、张光直、赵元任,但这些人未必是基督徒,如杨联陞、张光直、赵元任均未闻入教。
p.338:当帝国军队于757年收复首都时,他们命令删除41个州县名称中的“安”字。保定、桐城、镇南、宜昌和长乐正是此时得名(之前的名称是安定、同安、安南、安昌和安乐):此处多有误,宜昌、长乐得名远早于此,镇南县则今已不存,按陈垣《史讳举例》:“避讳有出于恶意者,唐肃宗恶安禄山,凡郡县名有安字者多易之。”史载当时将安昌改义昌、安乐郡改常乐,本处误为宜昌、长乐。
p.1031:良渚文化(位于杭州东部):良渚遗址最初发掘的区域其实在杭州城区的西北方向,此处疑是译者理解反了。
p.1139:首先是由德金(Joseph De Guignes)在18世纪提出来的:通译“德经”。
p.658:康熙将这座园林赐予第四子胤祯(圆明居士),即1709年登基的雍正:按,雍正帝至1722年才登基,1709年则是他受封为和硕雍亲王、并受赐圆明园的年份。
p.1047:刘氏[刘歆]构建新的上古史年表的政治目的是为他童年的朋友、篡位者王莽提供一个无懈可击的家谱:据《汉书》卷三六刘歆传,确有一句“莽少与歆俱为黄门郎”,但此处的“少”,并不是指童年,而恐怕是青年,否则不可能为官;所谓“家谱”,原文疑是genealogy,此处也应译作“系谱”,因为无关王莽本人的家谱。
p.1073:晋于前369年首先被(魏)兼并:前369年是赵韩两国所并,非魏国所灭。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在前369年条下记:“赵、韩迁晋桓公于屯留,晋传世止此”。
p.1003:明会要.龙文彬(1821-?):此人生卒年是1824-1893。
p.1221:铁木真……字面意思是……铁匠的轰隆声:铁木真名字的含义一般认为是“铁人”。
p.937:清县、深州、正定乡村调查,19世纪晚期:青县。
p.698:1730年,不列颠进口的绿茶尚且多于黑茶……全发酵的“黑”茶:按英语中的black tea乃指“红茶”(全发酵的茶显指红茶),不可直译;而中文的“黑茶”,一般英译作dark tea。本页多处涉及“黑茶”,均应同改,但下页对红茶的译法却是正确的。
p.69:一些场合,方言词和其特殊汉字被临近的方言或普通话借用:邻近。
p.599:除四世达赖外,其余达赖喇嘛都是藏族:现也认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非藏族,而是门巴族
p.1554: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1973年总部迁往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迁往莫斯科是在1950年,如果这里说的“总部”是俄罗斯科学院,那么1934年就已作为“苏联科学院”迁往莫斯科了。
相关内容